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快讯 >

晚清大臣翁同龢的人情往来:有一些馈赠,坚决不能接受

2023-04-05 17:51:23 编辑:姚霄春 来源:
导读 在社会关系中,人事交际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人情往来看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在这方面却大有文章可做,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

在社会关系中,人事交际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人情往来看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在这方面却大有文章可做,其中所涉及的内容并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够概括的,比如晚清重臣翁同龢在为人处事和人情往来方面就做的非常出色,作为长期受到孔孟圣学洗礼的知识分子,他坚持有些馈赠不能接受的原则,在与一些人的人情交往中,有一些馈赠是绝对不能够接受,要在人事交际中掌握一些敏锐的洞察力。

同治九年中秋节前后,翁同龢接到贺澍恩给他写来的一封信,并且在信中还寄来了孝敬的四十两银子,据悉贺澍恩是江西萍乡人,曾经在道光年间中了进士,在山西地方做知县这样的小官,双方在山西的时候曾经同样做过考官,于是便有了一些交际,后续也经常互通一些书信,在贺澍恩前往京城的时候,曾经给翁同龢送过200两银子,这样的赠礼其实显得合情合理,并不算太过突兀,于是翁同龢也就接了下来。

翁同龢对馈赠的个人原则要求的非常严谨,即便是对关系比较亲密的友人,也实行这样的要求,他的门人曾经在前往京城活动的时候,派人给他赠送了100两的银子,不过翁同龢并没有接受他的这一次馈赠,主要是由于馈赠的原则是无功不受利,他对功利性看得非常重,完全是将功力摆在人际关系之前的地位,所以如果具有明确目的的馈赠,在他的眼里就像是贿赂一样,故此没有接受门人的馈赠。

其实,在交往当中馈赠其实要做的光明磊落,越是公正的人越会看重这一点,如果双方并不熟知馈赠,最好是不要接收,这样会很容易落人口实,而且在国情社会当中,拿人之物帮人办事也成为了当下社会的背后准则,所以应酬和人际交互是相互依存的,想要掌握这一点,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文章

精彩推荐

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