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据相关数据表明2016年至2020年全国累计医学生毕业人数为392万人。医学生从本科开始培养,直到毕业就业,需要学习8年时间,但是依然不会将这些用于临床治疗。为什么医学生经过长期学习之后,依然不会看病的这个话题,也得到广泛关注?
据相关数据表明2016年至2020年全国累计医学生毕业人数为392万人。医学生从本科开始培养,直到毕业就业,需要学习8年时间,但是依然不会将这些用于临床治疗。为什么医学生经过长期学习之后,依然不会看病的这个话题,也得到广泛关注?终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国内医学生培养面临学制多,学位混杂,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葛军波在采访中表示:“医学教育系统一直没有被清晰化,这是为何国家花大力气培养很多医学生,但最终会看病的人没有那么多的根本原因。”
医学教育本身就比较特殊,国内外公认由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组成统一化的培养体系。大学之后的毕业医学教育被分为规培以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两个阶段。一般的医生都必须经过8年的培训体系才可以拿到就业相关许可,国内医学生的培养包括三年制,专科5年制,本科以及临床医学,8年制本博连读。
接受8年的医学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全国目前为止仅有10多家院校开设。8年的学习时间,写论文的时间仅仅只有半年左右,学生的论文水平很有可能达不到博士毕业要求。有专家认为国内医学学位的复杂性,反映出对医学生以及医生的要求模糊,过度强调科研的重要性,反而对于医生救治病人的本职工作却并不是很重视。在国内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学位制,让医学生的培养体系没有得到规范化。有很多高学历的医学,毕业之后依然不会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