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快讯 >

观天巨眼即将完成(揭观天巨眼即将完成现场照片(2))

2022-09-11 03:12:32 编辑:常芸盛 来源:
导读 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观天巨眼即将完成,揭观天巨眼即将完成现场照片(2)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科院...

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观天巨眼即将完成,揭观天巨眼即将完成现场照片(2)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工程师介绍,继完成索网制造与安装工程和支撑框架建设后,2015年8月2日开始进行首块反射面面板安装,施工采取弧动式缆索起吊方式,采用滑轮原理将反射面板运送到指定位置。

  据了解,整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球面需要安装4450块规格不一的反射面面板,施工方的负责人介绍,每块三角形单元射面由100块穿孔铝合金面板、120根杆件、33颗螺栓球形成,重428至500公斤不等,且每一块的质量、尺寸都是不一样的,“其加工精度单位为毫米,误差值不得超过5㎜,测量精度值不超过2㎜。”此外,每块面板上有像筛子一样的密孔,一是为了减少风负载,二是提高透光率,让天线面下能长草,避免水土流失。

  

原标题:观天巨眼即将完成 堪称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原文链接:http://d.youth.cn/sk/201607/t20160702_8219594_6.htm

四海网综合:观天巨眼即将完成 揭观天巨眼即将完成现场照片。截至6月22日一个世界最大的观天巨眼即将完成。正在贵州省平塘县建设的世界上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已完成,目前正进行馈源支撑系统、测量与控制系统、馈源与接收机的安装调试,同时观测基地建设也正在进行,整个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据了解,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又称FAST)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被形象地称为“观天巨眼”。

  据称,“天眼”建成后,与目前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德国埃菲尔斯伯格100米口径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阿雷西博3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相比,“天眼”的灵敏度是其2.25倍,并在今后20到30年的时间里保持世界一流的地位。

  11月21日,工人在安装反射面面板。当日,6根钢索拖动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馈源舱进行功能性测试。FAST有望在2016年9月建成,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级射电天文研究中心。

  有人说,如果今后一二十年里,地球接收到外星人释放的信号,那一定有FAST的功劳。

  尽管这种说法在一些科学家眼里为时尚早,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道出了这个世界上最大射电望远镜的厉害——一旦建成,就是人类迄今为止看得最远、看得最清的望远镜,许多人类探索宇宙的未解之谜,都有望从她身上找到答案。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工程师介绍,继完成索网制造与安装工程和支撑框架建设后,2015年8月2日开始进行首块反射面面板安装,施工采取弧动式缆索起吊方式,采用滑轮原理将反射面板运送到指定位置。

  据了解,整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球面需要安装4450块规格不一的反射面面板,施工方的负责人介绍,每块三角形单元射面由100块穿孔铝合金面板、120根杆件、33颗螺栓球形成,重428至500公斤不等,且每一块的质量、尺寸都是不一样的,“其加工精度单位为毫米,误差值不得超过5㎜,测量精度值不超过2㎜。”此外,每块面板上有像筛子一样的密孔,一是为了减少风负载,二是提高透光率,让天线面下能长草,避免水土流失。

  如今,这个被誉为“观天巨眼”的射电望远镜,已经进入工程建设的冲刺期。11月21日,FAST在她的出生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动了一下“眼珠”,完成了其馈源支撑系统的首次升舱试验,标志着整个工程的建设进入尾声。FAST工程常务副总经理、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郑晓年告诉记者,整个工程预计于2016年9月竣工。

  FAST虽是射电望远镜,却不喜欢待在一个有电的环境里,哪怕是一丁点的电波都难以忍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曾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不要说用手机,就算是附近使用电器,或者几十公里外有飞机向地面发送信息,在FAST那里都会造成一场电磁风暴。

  换言之,最灵敏的天线相当于最娇弱的耳膜,轻声耳语也可能造成细微声处听惊雷。

  为了照顾FAST的“情绪”,科学家们不得不把她的出生地选在中国西南部的偏远山区——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FAST馈源支撑系统总工程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朱文白向记者回忆,这里原本是一片万籁俱静的田野,但对FAST来说,无疑是最好的产地。

  科学家们把这个产地称为大窝凼,所谓大窝凼,就是一个大水坑,也被称作“天坑”,这里不通电线,最近一个乡镇在5公里外。

  这天一早,记者跟随科学家,从距离最近的克度镇驱车前往,约摸半个小时车程,抵达大窝凼。当地人说,就在半年前,来时的路尚是开车冒烟儿的土路,甚是颠簸。

  穿过一个山口,塞满整个山谷的“钢筋水泥”映入眼帘。不少人第一次见到FAST,都会这样说:这哪是望远镜,分明是一口大锅。

  作为射电望远镜,FAST的基本原理和人们常见的锅式卫星天线相差无几,主要由反射信号的抛物面和接收信号的馈源两大部分组成,通过“锅”的反射聚焦,把几平方米到几千平方米的信号聚拢到一点上。

  只不过,FAST这口“锅”更大,接收面积相当于30个足球场那么大。相应地,射电天文学家就像是装备最高级的无线电爱好者,他们聆听的信号不是人造的,而是“天生”的,为接收更微弱的宇宙信号,也只有把天线锅造得更大。

  在FAST建成以前,世上已存的最大射电望远镜有两个,一个是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一个是被评为人类20世纪十大工程之首的美国阿雷西博300米望远镜。FAST工程副总工艺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孙才红说,FAST建成后,与前者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后者比,综合性能则提高约10倍。

  当然,打造这样一只“眼睛”并不容易。郑晓年告诉记者,FAST工程自开工报告通过之日起已建设5.5年,预计还要建设大半年才能竣工,在此之前,已有长达13年的预研究时间。

  FAST的一大特点在于,钢索网结构可以随着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钢索网上活动的4450个反射面板(也就是人们俗称的“镜子”)产生变化,以观测到任意方向的天体。

  但正如水手扯动缆绳控制风帆的朝向一样,FAST是通过拉扯钢索网来使天线锅变形,其变形过程,基本都是靠激光定位系统校准,每一部分的位移都要控制在毫米级,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一旦“大锅告成”,孙才红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他说,“FAST这一‘观天巨眼’一旦睁开,就像哥伦布航海一样,我们也不知道会发现什么,但是我们充满期待。”

  今年8月,“地球表哥”开普勒452b行星的发现,让“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坚守23年的故事为公众所知,很快,国内的天文爱好者把“中国造”的FAST请了出来,随后,一篇《美国惊呼!中国突然公布与外星人沟通的先进装备》的文章在网络流传,其内容就是介绍FAST“寻找外星人”的能力。

  作为天文研究者,尽管朱文白对寻找外星人的说法有些忌讳,但他也提到,寻找地外生命的确是FAST射电望远镜的一个目标。更为重要的是,FAST投入使用后,可观测的天体数目将大幅度增加,为科学家提供更多更好的观测统计样本,更可靠地检验现代物理学、天文学的理论和模型。

  朱文白告诉记者,FAST覆盖了当今射电天文的三大主流热点方向:宇宙演化、脉冲星探测和星际分子。这意味着,一旦FAST建成,能以很高的灵敏度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观测脉冲星、探测星际分子,这些听上去略显拗口的专业术语,给人类绘制完整的宇宙图景提供了一种可能。还有一种说法是,一旦FAST观测到中性氢信号,就能获知星系之间互动的细节,还可能发现早期宇宙中刚刚形成的氢是怎么运动的,从而为宇宙发育史提供线索。

  早在1993年,人类就为探测遥远、神秘的“天外之谜”而作出努力。在当年的国际无线电联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0国天文学家提出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的倡议,渴望在电波环境彻底毁坏前回溯原初宇宙,解答天文学中的众多难题。

  后来,就有了中国FAST的想法,南仁东是提出并落实这一想法的第一拨科学家,作为他的学生和接力者,朱文白是第二拨参与进来的科学家。当时30岁不到的朱文白,还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天文学硕士生,就是被这个项目吸引,才投身天文事业。

  从一个年轻大学生,到如今在FAST工程上干了近20年的科学家,朱文白希望自己的这种专注和坚持,换来一个理想的结果,即FAST能像一把更密的筛网,捞出宇宙中更多的“漂流瓶”。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文章

精彩推荐

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