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中国十大堵城排行,重庆为何排名第一堵城之最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近日,《2019年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新鲜出炉。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十大拥堵城市分别是重庆市、哈尔滨市、北京市、长春市、呼和浩特市、大连市、济南市、沈阳市、兰州市、西宁市,前十城市中9个位于北方。
报告针对我国城市地面公共出行、城市道路交通、高速公路运行三个方面进行了一次扫描,根据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监测的50个主要城市结果显示,2019Q2重庆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1.964,平均车速24.95km/h,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本季最高,排名“十大堵城”之首。
从各城市最易常发拥堵路段的特点来看,常发拥堵多数道路都是因为道路流量过大与道路实际承载能力不能满足有关。
以宁波和重庆举例,二季度骨干路网偏差率最高的城市是重庆达8.5%,宁波和重庆的高峰平均车速接近都在24km/h左右,但两个城市的每日平均车速确相差非常明显,宁波骨干路的平均车速每日都在24km/h左右,而重庆则是18-28km/h波动。
1
重庆频登“堵城”排行榜
事实上,近年来重庆在多个“堵城”排行榜上一直都位居前列。今年4月,同样由高德地图发布的《2019年Q1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交通亚健康城市中重庆较为突出,从6项分指标数据来看,有至少五项指标低于50城市均值。
同时,基于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评价的中国堵城排行榜中,重庆市首次登上榜首。数据显示,其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达到1.876,平均车速26.39km/h,意味着一季度重庆市民高峰通行时间是平时的1.8倍以上。进入二季度,这一指标呈现加强态势,拥堵情况更甚。
此外,基于骨干道路运行速度偏差率指标,《报告》对重庆市1400条主干道路进行扫描诊断,发现重庆市不仅堵,其道路通行速度波动也最大,运行效率相对最不稳定。
结果显示,重庆市五童路(从内环快速路到五里店立交桥)高峰速度偏差率为1.157,是波动最大路段,其每日高峰平均速度在5~45km/h区间内波动,一季度道路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4.24,平均车速为12.18km/h。相反,一线城市中该指标北京最低,其骨干道路运行速度偏差率为11.7%,速度相对稳定,意味着其出行时间相对可靠。
近日,《2019年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新鲜出炉。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十大拥堵城市分别是重庆市、哈尔滨市、北京市、长春市、呼和浩特市、大连市、济南市、沈阳市、兰州市、西宁市,前十城市中9个位于北方。
报告针对我国城市地面公共出行、城市道路交通、高速公路运行三个方面进行了一次扫描,根据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监测的50个主要城市结果显示,2019Q2重庆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1.964,平均车速24.95km/h,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本季最高,排名“十大堵城”之首。
从各城市最易常发拥堵路段的特点来看,常发拥堵多数道路都是因为道路流量过大与道路实际承载能力不能满足有关。
以宁波和重庆举例,二季度骨干路网偏差率最高的城市是重庆达8.5%,宁波和重庆的高峰平均车速接近都在24km/h左右,但两个城市的每日平均车速确相差非常明显,宁波骨干路的平均车速每日都在24km/h左右,而重庆则是18-28km/h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综合、客观地描述城市公交运营水平,高德地图首创了综合性评价指标——“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越高说明离理想值越近,城市地面公交运行水平越高;指数越低则说明多项指标距离理想值越远,相对水平越低。
《报告》从监测的50个城市中,选取了公交信息化程度较高的21个城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2019Q1期间,重庆的地面公交出行幸福指数排名第十五。二季度,则降到了第十八位。
无独有偶,除了高德地图外,今年4月,百度地图也发布了《2019一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基于其海量交通出行、车辆轨迹、位置定位等数据挖掘计算进行了堵城划分。在百城交通拥堵排名前十中,重庆以2.251的通勤高峰拥堵指数排名第一,而传统印象中的堵城北京却名落第二,贵阳分列第三。
所谓通勤高峰拥堵指数,即主城区范围内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实际行程时间与畅通行程时间的比值,指数越大代表越堵。其中,早高峰为上午7点至9点,晚高峰为下午17点到19点。
以重庆平日畅通行程1小时为例,早晚高峰时间实际需要行驶2.251小时车程,则重庆的通勤高峰拥堵指数即为2.251。总之,一句“不是在堵车就是在堵车的路上”完美形容了重庆的交通。
2
重庆为何成“堵城”?
重庆为何会成为最堵的城市,21世 纪经济报道此前分析指出,主要有如下原因:
城市扩张、人口膨胀。重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人口膨胀了3倍,尤其在近年来更是增长迅速。例如,2010年重庆主城区人口745万,2017年重庆主城区则增长了120万人,达到865万。人多车多,城市自然拥堵。
地形先天不足,多过江大桥。重庆主城区内多条河流穿过以及多山地貌导致重庆道路狭窄,除此之外两江阻隔市区,例如从江北到渝中区或南岸区,必须过桥,这就形成了:滚滚车流必然向几座过江大桥集中,大桥也成为交通集中堵点。
道路设施规划不合理。重庆主城区内很多道路是八个会合道的桥头连接双向四车道的隧道,造成瞬间收窄,极易形成肠梗阻。
除了上述原因外,重庆成为“堵城”的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于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多。在百度地图发布的《2019一季度中国城市交通报告》中,按城市汽车保有量分类拥堵排名,汽车保有量超300万级城市中,重庆依旧占据首位,其次分别为北京、郑州、西安、上海、成都、深圳、苏州。
有重庆市民表示,重庆近两年来私家车增长迅猛,道路上的车越来越多,但主城区的道路却没有加宽,密集高楼随处可见,停车问题严峻,“只要重庆人脾气一上来,就免不了一场拥堵”。
还有网友吐槽道:“在重庆,堵车貌似有一个规律:上下班必堵!跨江大桥必堵!十字路口必堵!立交桥必堵!红绿灯必堵!下雨必堵!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真正的规律是:没有规律,每天都堵!”。
目前,随着交通堵塞日益严重,如何治堵成为所有城市面临的棘手问题。不少城市探索了限桥、限号等,例如广州提出“开四停四”限号,北京更是规定了每天“单双号”限行路段。
除此之外,还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一线城市中的深圳,原本也是著名的“堵城”,人口激增,近年来年均增长甚至超过50万人。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在这个建设用地不足1000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内,竟然塞进了超过2000万人口与328万辆汽车,但深圳在堵城排行榜中排名不算太高。
专家指出,究其根本在于,在于深圳提出了“公交都市”战略,即深圳通过构筑以轨道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一体化衔接的公共交通体系,支撑了城市高效运转。如今,深圳全市公交站点已实现800米半径内100%覆盖率,公交专用道建设规模达1000公里以上,地铁运营里程284公里,公共交通机动化分担率达到55.2%。
再来看重庆,为治理交通拥堵,从2017年起,重庆提出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着力推进“城市功能优化、城市路网建设、轨道线网建设、停车场所建设、公交提能提质、管理挖潜增效”六项重点任务,让重庆主城区交通运行效率明显提高,公交优先进一步强化,“停车难”有效缓解,交通秩序显著改善。
去年7月,《2018年主城区交通缓堵行动计划》出炉。该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小汽车出行比例控制在34%以下;轨道交通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公共交通机动化分担率达到60%。
该行动计划提出,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把公交优先、绿色低碳的交通发展理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近期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远期完善城市交通体系为主旨,逐步实现交通“三大转变”,即:交通发展由单一扩大供给向供需双侧调节转变,机动化出行由私人小汽车向公共交通转变,交通管理由粗放型向智能型转变。
据了解,主城区公交车辆保有量仅占机动车保有量的0.6%,却承担着约45%的机动车分担率、日均500万人次市民出行的任务,建设公交优先道在早晚高峰保障公交优先通行,是解决市民交通出行的迫切需要。
2018年,重庆大力推进公交优先道建设,建成公交优先道105.4公里,路段覆盖主城各区,取得了公交运行速度提高48%,日均客流量增加2.2万人次的效果。
轨道交通方面,截至2018年年底,重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长达315.3公里,位居全国第七位,中西部第一。目前,全市在建及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突破500公里,主城公交车平均每天出车8565辆,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780万人次。
不过,从最新披露的“堵城”排行榜情况来看,重庆的交通情况仍不容乐观,治理拥堵刻不容缓,未来还需要下大力气,在加强路网规划建设、优化交通布局的同时,多运用大数据、智能化,通过“智慧交通”建设,切实缓解城市拥堵。
来源:综合央视财经、新华网、重庆日报、21世 纪 经济报道、网络等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