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家好,小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日系车企纷纷公布固态电池方面的最新消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电子爱好者网报道(文/梁)目前,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由于电池的能量密度而难以解决,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最重要路线。
2、近日,日产、本田等日系车企公布了关于固态电池的最新消息。
3、本田此前公布了自己的电气化改造计划,未来10年将在电气化和软件领域投资约5万亿日元,加速电气化进程。此外,本田还表示将投资约430亿日元开发全固态电池的示范生产线,预计将于2024年春季投入使用。
4、上周,日产汽车公司公布了层压软包全固态电池单体的试点生产设施,并表示计划于2028年正式投产。
5、日产的主要目标是在保持高功率密度的同时降低全固态电池的成本。
6、据了解,日产商用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1000Wh/L,计划到2028财年,全固态电池(ASSB)可将电池成本降至75美元/kWh(约合477人民币)。同时,通过不断创新,未来将进一步降低成本至65美元/千瓦时(约合414元人民币),实现电动和燃油汽车的成本平价。
7、相比之下,目前三元锂电池的成本超过每千瓦时1000元。
8、因此,电动汽车的兴起使得固态电池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9、除了各大车企和电池企业投入巨资研发固态电池外,世界各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动力电池的产业发展。
10、包括欧洲2020年发布的《2030年电池创新路线图》、制定的《2021-2030年锂电池发展蓝图》、韩国的《2030年二次电池产业发展战略》以及的R & amp支持的d项目,由丰田作为电动汽车创新电池开发的核心领导单位。
11、当然,2020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也明确要求“加快研发;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12、不过有趣的是,从网上的很多信息中,我们都能看到“在氢燃料电池技术上领先,所以各国都在推广使用动力电池的电动汽车”或者“的固态电池技术早就领先了”这样的说法。
13、但现实情况是,日系车企的电动化转型似乎有点滞后,尤其是在智能电动车的竞争维度上,落后于欧美甚至国内的新动力车企。
14、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增表示,为了应对中韩两国电池产业的崛起,从2017年开始举国上下努力研发下一代固态电池,并投入大量研发资金。
15、美欧也在全力研发新一代固态电池,以求超越。
16、虽然电池行业取得了暂时的优势,但国际竞争压力巨大,需要全面追赶固态电池的前沿技术。
17、那么,如果日系车企斥巨资押注固态电池并率先量产,是否会成为日系车企依靠固态电池在电动车赛道上弯道超车的机会?
18、固态电池主要有三条路线,主要是电解质材料的差异,即氧化物电解质、聚合物电解质和硫化物电解质。
19、目前企业主要走硫化物路线。硫化物的优点是离子电导率很高,但是材料对环境比较敏感。
20、在介绍如何降低固态电池的成本时,日产汽车公司副总裁三井拓一曾表示,硫化物等固体电解质本身对水分很敏感,因此需要提供干燥的生产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用电,会增加一些生产成本。
21、但是,好像每年都有固态电池即将量产的消息,但是年复一年,固态电池依然没有量产。
22、例如,的菲斯克声称
23、不过从量产计划来看,厂商目前确实比较激进。丰田表示,将在2025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的小规模量产,本田将在2024年试产固态电池,日产也计划在2024年建设一座试验工厂。
24、另外,除了制造难度,全固态电池的使用寿命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很多公司在宣传过程中都没有提到。
25、据业内人士透露,汽车可以使用的大容量长寿命固态电池甚至还没有在实验室里制造出来,丰田只在电池容量小、充放电压力低的混合动力车型上进行测试。
26、所以固态电池不得不成为厂商的“杀手锏”。一是量产时间节点可能会大大推迟,二是国与国之间的技术差距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小。
与此同时,在续航里程普遍能够达到500km以上后,电动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也并不在续航里程上,而是智能化程度。
28、所以日系厂商想要利用固态电池“弯道超车”,恐怕也不是一件易事。
原文标题:日系车企大举押注固态电池,新能源赛道的弯道超车?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核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