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

品箫门(关于品箫门的简介)

2022-08-05 02:31:20 编辑:逄融芳 来源:
导读 大家好,品箫门,关于品箫门的简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之一。2、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

大家好,品箫门,关于品箫门的简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梨园戏是福建省的传统戏曲之一。

2、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

3、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

4、梨园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戏剧目和音乐。

5、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镜记》刊本,可见当时梨园戏已经流行。

6、清末,高甲戏在泉州地区迅速崛起,歌仔戏也随即在漳州、厦门地区广为流传,打城戏又以新的面貌出现,梨园戏因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班社日益减少,范围日渐缩小,连厦门的梨园戏也改唱歌仔戏。

7、十九世纪40年代末,梨园戏已濒临消亡。

8、梨园戏有大梨园和小梨园之分,大梨园又分“上路”、“下南”两支,三种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头”(保留剧目)和专用唱腔曲牌。

9、宋时,行省称为路,闽南泉、漳一带人称上头的省份为上路,故“上路”戏系指由浙江传入的戏曲。

10、其剧目较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戏脚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买臣》、《刘文龙》、《孙荣》、《朱文》(即《朱文太平钱》,存有《赠绣箧》、《认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苏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11、2006年5月20日,梨园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2021年11月,梨园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无形文化遗产。

本文关于品箫门的简介就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文章

精彩推荐

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