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汽车 >

特斯拉品牌第100万辆车在当日正式下线

2020-07-15 10:15:31 编辑: 来源:汽车时代网

味着美国本土市场销售的车型不再需要满足“咖啡法则”,即通过生产更多电动或是低排放车型去中和大排量车型的高碳排放,这代表美国车企在本土可以更加自由的销售传统大排量车型,而不受制于碳排放。但这并没有阻挡美国车企实施电动化的进程,除了特斯拉本身外,传统美国车企也逐步开始了自己的电动化产品规划,例如不久前发布的福特Mustang Mach-E,以及通用全新的纯电动BEV3平台将要发布的新产品等,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美国品牌依旧是全球化的企业,即便它们在美国不需要遵守“咖啡法则”,但销往欧洲的车却依旧需要满足严苛的碳排放标准。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特点,这些美国传统车企的全新电动车多少都使用了曾经经典车型的名称,比如脱胎于Mustang车系的Mach-E以及名称来源于悍马的HUMMER EV电动皮卡,我们似乎可以理解,美国传统厂商从曾经“以V8为傲”到电动车的转型,多少还是会遇到市场传统认知的阻力,由于担心消费者一时间对新兴的电动概念难以接受,因此尽量的将新产品向经典名称上靠拢,即便这在部分爱好者眼中是对经典的“侮辱”。可以见得,美国市场对电动车风潮的应对可以说是“放下了身段”。

既然一向“粗犷”的美国市场也顺应了潮流,那么地球上的另一汽车大国——日本,它们对于电动车的反应又是如何呢?通过2019年东京车展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各家都在两年一度的东京车展上展示了自己最新的概念车,而这些车型也都以突出电动化和智能化为主,但如果要付诸量产,我们确实在日系车企中难以发现优秀的作品,而近期令人印象深刻的日系电动车也只有本田e和马自达MX-30等,不过这两款车率先上市的地区也竟然是欧洲市场,马自达MX-30甚至没有右舵版本。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依旧是为了满足欧洲市场的碳排放平衡,而本土市场大量的K-Car/小排量车/混动车型使得电动车的存在并不是那么有必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日本市场对电动车持保守态度的同时,也反映出了欧洲市场电动车潮流的爆发。

说完海外市场再说回国内,作为大家更加熟悉和了解的市场,起始于早先的“造车新势力”,到后来传统厂商的介入,再到如今大厂推出的新能源子品牌,近些年电动车在国内的发展速度可谓是有目共睹。诚然,中国汽车工业相较于欧洲等地区起步更晚,想要在传统内燃机方面通过短时间追赶并超过有很高的难度,而电动车的兴起则重新为全世界的汽车企业画了一条新的起跑线,这也就是“弯道超车”的主要含义。

但不得不说,从智能手机到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文章

精彩推荐

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