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 >

佛山叠滘龙舟漂移大赛再掀热潮:万名观众共赏端午盛景

2024-06-10 16:11:20 编辑:冯泽善 来源:
导读 广东端午龙舟赛引万人观战,叠滘龙超精彩纷呈每逢端午,广东各地龙舟赛事如火如荼地展开。6月8日下午,中国(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暨南海...

广东端午龙舟赛引万人观战,叠滘“龙超”精彩纷呈

每逢端午,广东各地龙舟赛事如火如荼地展开。6月8日下午,中国(佛山)叠滘龙船漂移大赛暨南海龙舟超级联赛(桂城站)(以下简称“龙超”)在叠滘河涌拉开帷幕。数万观众现场观看比赛,狭窄的河道中,叠滘龙船展示出的漂移、手刹、倒挡等高超技巧,再次引爆了社交媒体。据悉,2024年南海龙舟超级联赛将覆盖7个镇街,全年共举办55场赛事,当地媒体认为,“龙超”有望追赶“村超”的热潮。相关人士指出,龙舟经济应通过观赛、文化创意周边等方式打造完整产业链。

观众热情高涨,通宵占位只为一睹龙舟漂移风采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今年比赛创新了“4天4赛”制。6月8日为圣堂“L”湾赛,9日潭头“C”湾赛,10日东胜“S”湾赛,11日茶基直道赛。

在8日的比赛中,20艘龙船齐聚叠滘圣堂村,在宽度仅3至6米的S形水道上演精彩的“L”弯漂移,龙船船头、船尾各设3名舵手。叠滘龙船赛以“宁可煲烂,不可扒慢”的口号著称,即使可能撞船也绝不减速。舵手在每个转弯处精准操控,使得长达25米的龙船能在狭窄弯道中顺利转向,引得岸上观众欢呼不止,各大社交平台也被相关视频刷屏。

上游新闻记者还注意到,6月9日的潭头“C”弯赛,下午2点半正式开始。当地网友“江江”一大早6点半便赶到潭头村,为直播寻找最佳观赛位置。他透露,由于赛事免费,许多观众清晨甚至通宵排队占位。2023年广州市民车女士(化名)也分享了她的观赛经历,她和丈夫赛前一晚特意找到“C”弯附近一家便利店,并花钱在二楼买到好座位。

8日,李女士特意从北京乘飞机赶来佛山观看叠滘龙船漂移,她早上6点便守在圣堂赛区“L”弯的石墩旁,表示早就想亲眼目睹比赛的盛况。在“江江”的直播间里,即使9日下小雨,上午不到10点观众就已经坐满,还有网友不断询问如何前往最佳观赛点。“江江”建议佛山周边的朋友晚上观看训练赛,时间一般在晚上9-11点,也同样精彩。他提醒外地观众比赛当天可能很难找到位置,甚至“人看人”,如果不介意看不到龙船,欢迎来感受现场氛围。

龙舟竞赛:村民全家荣耀,房东选手风云再起

在叠滘,龙舟竞赛不仅是村民自豪的传统,更是社区精神的凝聚。村民自发捐助,金额从数万元到一百元不等,捐助者的名字红纸黑字贴在祠堂旁。村里年轻力壮的男子争相参与龙舟训练,能入选龙舟队是全家荣耀。据报道,佛山叠滘潭头村的温永铖现居澳门,每周从澳门返回佛山参加龙舟训练。他从初中开始便投入龙舟赛训练,是家族的荣耀。

2023年,有关广东龙舟赛的各种传闻走红网络,包括“广东龙舟选手都是房东”“赢了免房租,输了跪祠堂”“选手身家数十亿”等。佛山冠华盛世龙舟队领队梁先生表示,龙舟赛是广东的传统,自己15岁开始赛龙舟,如今已有23年经验。江门市某龙舟队选手也表示,标准龙舟上70个人,大多数都是房东,减不减房租则看个人意愿,与比赛胜负无关。梁先生还提到,他们队里有开直升机来训练的房东,赛龙舟主要为争口气。

关于“输了跪祠堂”的说法,梁先生认为只是网友的善意调侃。虽然龙舟赛在广东地区备受重视,但还不到跪祠堂的程度。即使比赛失败,只要成绩比去年好,大家都会满意。

专家建议:打造“水上村超”,形成龙舟经济新生态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尤其在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浓厚的岭南风情。近年来,佛山南海叠滘龙船和广州天河猎德龙舟等“小众”比赛屡屡吸引公众眼球。2023年端午期间,佛山南海“龙超”凭借水上漂移赛引发全国关注,堪称“水上格兰披治”,阅读量超过2亿,直播观看量逾3150万,甚至贵州“村超”运动员也通过网络为叠滘龙船队加油。

根据统计,2023年端午假期三天,南海区接待游客65.6万人次,旅游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35.4%。佛山融媒中心认为,“龙超”有望成为“村超”那样的现象级赛事。

南海区文旅局表示,将以“叠滘龙船漂移地理标志”为依托,采用“区-镇-村-社-企”五级联动模式,将龙舟赛从端午节活动升级为端午季再到龙舟年。2024年“龙超”覆盖7个镇街,全年举办55场赛事,并伴随潮趣文化美食集市、夜光龙舟表演、非遗文化展示、亲子DIY龙舟彩绘、民俗“放湖灯”等丰富活动。

不仅是佛山,广州、东莞等地也进入龙舟季。广州日报报道,广州市政协委员徐强认为,龙舟经济是一条长产业链,从起龙、训练到村间龙舟串门、友谊赛,再到正式比赛,持续时间长达两个月。徐强建议,目前龙舟活动宣传主要依靠自然流量,游客规划不便,缺乏与龙舟文旅项目配套的特色民俗文化产业链,如沉浸式体验扒龙舟、龙船饭、龙舟文创、龙舟服装等,从观赛到文创周边,形成完整产业链,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精彩推荐

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