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要闻 >

学校的家庭学习计划受到家长的称赞

2022-12-10 17:26:06 编辑:庞晓洁 来源:
导读 虽然突然和广泛提供在线学习一直是许多学校的主要头痛问题,但其他学校已经成功地为学生、老师和家长推出了相对平稳的家庭学习模式。在 CO

虽然突然和广泛提供在线学习一直是许多学校的主要头痛问题,但其他学校已经成功地为学生、老师和家长推出了相对平稳的家庭学习模式。

在 COVID-19 封锁期间,政府强制要求在家上学阶段之后,随着学生生活开始恢复某种正常,一些学校正在进行研究,看看他们如何利用最有效的元素并消除更令人毛骨悚然的元素。

谢尔顿学院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它独立调查了其三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学生、家长和教职员工——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家庭学习计划的有效性,并衡量对学院处理大流行的情绪。

基于这种压倒性的积极反馈,学校开始开发一个学习系统,其核心意图是确保学术课程得到维持,学生不会处于不利地位。

结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90%的家长表示他们对大学的家庭学习系统非常满意。超过50%的家长还表示,根据工作人员应对COVID-19危机的方式,他们对学院的看法有所增加。

超过70%的学生还表示,学院在这种情况下尽了最大的努力,没有损害校园内一贯实行的高标准。

学院的研究还显示,90%的家长和89%的员工可能会向其他人推荐谢尔顿学院。这纯粹是基于他们对 COVID-19 的反应和开发的家庭学习解决方案。

下面,教育家与谢尔顿学院的创始人兼校长林恩·毕晓普博士进行了交谈,他深入研究了该计划,以及其他学校可以从其成功中学到什么。

TE:您指出,该计划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为家庭学习开发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解决方案。在您看来,该解决方案中最强大和最有效的元素是什么?

自 2015 年以来,谢尔顿学院的学习管理系统 (iLINQ) 一直是学院学习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使学院社区能够增强在数字环境中提供的现场参与、交流和学习机会。学习管理系统是我们大学社区的数字表示。由于学院工作人员多年来的专业发展承诺以及他们不断开发将数字教学法整合到他们的学术课程中,例如翻转学习,这有利于家庭/远程学习,因此向家庭学习的过渡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家庭学习计划最强大和最有效的一个方面是战略性地部署了同步和异步学习交付方法的混合,这些方法已完全集成到学院的学习管理系统中。同步 学院工作人员利用实时视频课程,教师和学生可以同时进行互动(可见/听觉)。异步地,学院工作人员准备了一系列自我指导的内容,其中包括一系列指导视频。我们的学习管理系统 (iLINQ) 提供了一种包罗万象且完全集成的方法,允许家长、学生和教职员工在一个地方访问学生学习所需的所有工具。

TE:该计划的一个鼓舞人心的结果是,学校的学术课程得以维持,同时没有使任何学生处于不利地位。这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做到——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突然中断和变化的时期。这种平衡是如何实现的?

凭借我们最先进的IT系统基础设施,再加上高质量的教学框架,我们的教师能够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时期继续开拓他们的实践。其形式是分发纸质和数字形式的基本学习材料。学院现有的设备计划确保在家中无缝访问课程资源,1 至 3 年级的学生使用学院提供的 iPad 和手写笔以学院付费应用程序和资源的形式访问数字学习工具套件。4至12年级继续使用他们的自我管理设备来访问他们的电子书和其他学院提供的学习服务。我们的学术连续性计划包括根据孩子的年级水平对日常学生参与的渐进方法。这包括课堂老师通过视频链接明确教授的日常识字和算术课程,以及通过高年级高中的 Zoom 维护完整的学校时间表。继续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基于学科的学习平台、视频会议工具、翻转学习材料和印刷材料,并通过学习管理系统社交流与老师和同龄人进行沟通。了解我们学生面临的挑战,教师能够调整他们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TE:鉴于该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该计划是否有可能成为 COVID-19 之后学校教学框架的固定内容?

谢尔顿学院继续采用混合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仍然活跃(尽管规模有所缩小),因为我们的一些国际学生目前仍居住在海外。还有一些其他孤立的例子,即弱势儿童继续在家学习,至少在短期内。鉴于我们目前生活的时代的不可预测性,我们的学院继续在开发基础设施、资源、计划和设施方面引领和创新,以支持我们的学生及其家人在虚拟学习环境中。除了我们维持学术课程的程序外,保持所有学生的健康和福祉是一个关键的优先事项,这将作为我们下一阶段教学框架战略规划过程的一部分得到进一步加强。我们很高兴我们在学习管理系统、基于云的技术、协作软件工具和最终用户设备部署等一系列资源方面的投资将我们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和更广泛的社区联系起来,因为我们继续在这些充满挑战和不可预测的时代导航。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文章

精彩推荐

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