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

iPhone 屏幕变暗的 5 个解决办法及iPhone刷机后发现忘记了ID密码怎么办

2022-09-02 07:10:11 编辑:吕蓓燕 来源:
导读 在之前的文章研发费用超千亿,苹果真的没有创新吗?中,曾分享过 iPhone 上独有的硬件以及亮点,其中提到超过 600nit 的高亮屏幕,以及...

在之前的文章研发费用超千亿,苹果真的没有创新吗?中,曾分享过 iPhone 上独有的硬件以及亮点,其中提到“超过 600nit 的高亮屏幕,以及超低的屏幕反射率”,iPhone 7 采用了更亮的屏幕以及更低的反射率,屏幕亮度为 625 尼特,但在打开自动亮度调节后,iPhone 7 的峰值亮度可以达到 705 尼特。将 iPhone 亮度调节至最高,即使是在强烈的太阳光下,这样的亮度使得用户在下阳光下也可以清晰浏览屏幕内容,对此有用户反馈:自己的 iPhone 在调至最大亮度时依然很暗,很难看清内容。如果你的 iPhone 屏幕突然变暗或者在阳光下很难看清,可以通过以下 5 点进行排查。

1.在使用 iOS 13 的设备上,如果开启深色模式,iPhone、iPad 会根据周围光线调节壁纸的明暗度,如果你的设备屏幕突然变暗,其实并不一定是硬件出现了问题。

该功能在 iPadOS 上同样适用,以 iPad 为例,依次打开“设置 - 壁纸”并关闭“深色外观下调暗壁纸”,这样壁纸就不会自动变暗。

2.亮度自动调节

在 iPhone 中有一项“亮度自动调节”的功能,此功能是根据设备周围的光线条件来自动调整亮度,在光线较暗的地方,传感器会调低屏幕的亮度,而在光线较亮的地方,则会调高屏幕的亮度。默认情况下,自动亮度调节功能处于打开状态。如果你不习惯使用这项功能,可以在 iPhone 上依次打开“设置 - 通用 - 辅助功能 - 显示调节”中关闭自动亮度调节功能。

3.原彩显示

在 iPhone 8 以及更新型号的设备中,苹果增加了“原彩显示”功能,这一功能是利用先进的多通道感应器来调节显示屏的颜色和强度,以适应环境光线, 让图像显示更为自然。

这意味着,此功能会通过环境光线自动调节屏幕显示的冷暖效果,如果您不习惯使用,可以在 iPhone “设置 - 显示与亮度 - 原彩显示”中关闭。

4.放大器

iPhone 上有一项非常实用的功能,叫做“放大器”,“放大器”让我们可以使用 iPhone 上的相机来快速放大事物。如果您在使用此功能时,发现屏幕显示忽明忽暗,可以在 iPhone “设置 - 通用 - 辅助功能 - 放大器”中关闭“自动亮度调节”功能。

5.温度

除了设置以外,当设备温度过高,屏幕亮度将会自动变暗,所以不要长时间在高温下使用设备。

在早期的 LCD 屏幕上,由于技术不成熟的原因,的确存在强光下看不清内容的缺陷,相比来说同时期的 OLED 屏幕就略胜一筹。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问题早已解决,目前大部分的 LCD 屏幕可以达到 600 尼特以上的亮度,以 iPhone XR 为例,最高亮度为 625 尼特,再加上低反射技术,可以轻松应对强光环境。

如果以上设置均无法解决,建议去苹果售后检查屏幕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当我们在 iPhone 中登陆 Apple ID,并开启 iCloud 中的“查找我的 iPhone”之后,激活锁就会自动开启,以此来保护设备和个人信息安全。

如果您在抹除数据或刷机之后查看到激活锁,则必须要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继续正常使用您的设备。

刷机后忘记 ID 锁密码怎么办?您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尝试解决问题:

1.尝试找回您的帐户和密码:

您可以通过提供一些信息来更改或重设您的 Apple ID 帐户的密码,例如绑定的邮箱、手机或当时的注册信息等。

登陆苹果官方帐户管理页面,并根据提示进行操作:

如果您也忘记了 Apple ID 帐户,可以点击下面的“查找 Apple ID”。

2.联系苹果官方客服:

如果您无法通过以上方式找回密码,或设备中绑定的 ID 并不是您自己的,请尝试联系苹果官方客服:

您可以通过在线聊天的方式进行联系:https://getsupport.apple.com

也可以直接拨打苹果客服电话:400-666-8800

在您联系之后,可能需要提供购买凭证进行申请,需要经过官方审核之后才能解锁。

为避免此类情况,请您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iPhone 或其它苹果设备,使用您自己的 Apple ID ,不要在设备上登陆他人的帐户,并牢记密码和确保自己帐户的安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精彩推荐

图文推荐

点击排行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