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技 >

习惯了密码等传统支付方式的人不禁要问:刷脸支付真的安全吗?

2022-08-25 01:41:31 编辑:于瑶悦 来源:
导读 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二维码在获得了广泛普及,甚至世界上其他也开始推广使用。但是科技巨头们已经开始从基于应用程序的支付方式转向了用更...

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二维码在获得了广泛普及,甚至世界上其他也开始推广使用。但是科技巨头们已经开始从基于应用程序的支付方式转向了用更加方便的方式——刷脸。

“刷脸”支付越来越流行,不论是饭店、商场还是医院,越来越多的场景开始让人们“靠脸吃饭”。习惯了传统密码支付的人们不禁要问:刷脸支付和密码支付,哪一种更安全呢?

这个问题困扰着一部分的朋友。所以今天就“刷脸支付安全吗?”这个问题,来科普一下刷脸支付安全隐患问题。

1

用户隐私安全性能否能保障?

对于刷脸支付的人群而言,信息安全保障非常重要,谁也不希望自己的隐私信息,比如刷脸图像,因为刷脸支付搞得世人皆知。

其实,开发者早就考虑到了隐私保护这个问题,技术团队开发了拥专利保护的图像脱敏技术,上传人脸图像将进行脱敏与加密处理。

生物秘钥的生成技术和加密空间共享学习技术,也是技术团队的重点研发项目之一。在满足特征识别能力的同时,满足生物特征模板单向变换和可撤销的要求,实现隐私保护和分布式数据的安全使用。

技术的唯一目的是保护用户的安全,至于面部、指纹以及生物识别以外的技术手段,皆是抵达目的地的方式方法。在刷脸支付真正使用的过程中,工程师们一直在那些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默默谱写着隐私安全的前序曲。

2

化妆等情况,刷脸支付是否OK?

刷脸支付应用的面部识别技术,其准确率究竟有多高?中文大学教授杨晓鸥给出一组数据:计算机识别人脸的准确率可达 99.15% ,而肉眼识别的准确率大概在 97.52% 。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刷脸支付是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3D传感、大数据等技术,最新实现的新型支付方式。

通过软硬件的结合,智能算法与风控体系综合保证了金融级准确性和安全性,目前刷脸识别的准确率为 99.99% 。

计算机的面部识别能力是远胜于人眼的,无论是发型变化、常规化妆、胖瘦变化,甚至整形、双胞胎等情况,计算机也能准确识别。

不过,对于长相酷似的双胞胎、多胞胎,以及整容后判若两人的情况,人脸识别也有可能会失效。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在刷脸的使用场景中会逐渐增加指纹、掌纹、虹膜、声纹等生物特征作为辅助。

3

是否有“换脸”盗刷风险?

在3·15晚会上播出的"银联闪付隔空盗刷"事件仍让人不寒而栗,那么刷脸技术的辨别能力能否避开这个问题呢?

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微信支付的面部识别技术,已经具备了金融级的安全性。现在的刷脸技术采用的是3D面部识别技术,比较于市面上众多的2D人脸识别技术而言,微信支付的刷脸支付设备可以有效地避免各种人脸相似物带来的身份冒用可能得情况。

3D人脸识别技术通过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以此来鉴别采集到的人脸是否是平面、视频或者使用3D软件模拟生成的。

且3D传感摄像头在进行面部识别的时候,内置的点阵投影仪可以投射出3万个肉眼看不到的红外点到用户脸上,进而在颜色、纹理、深度等方面的数据更丰富,安全性和精准性进一步提高,识别速度也变得更快。

其实大家对“刷脸支付安全吗”这一问题大可以放宽心。2017年刷脸支付就已经开始试点,但到2019年刷脸支付已经开始大规模商用。支付巨头为什么在2019年敢大规模商用了,其中安全问题被攻克是绝对的,要不然出问题的产品,谁敢大规模使用呢?

那么刷脸支付的优势有哪些呢?

安全系数将更高。“刷脸”支付终端目前的扫描识别率已经达到了99%,而且还能够高度识别面具、照片和真人的区别,就算是双胞胎都能够从细微处检测出来。这样的付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就避免了被盗刷的可能性,不像相对传统的密码支付,若是一旦出现手机丢失又被“有心人”利用的话,很容易出现盗刷的情况,而且使用刷脸支付,还保证了自己的隐私,商家将看不到自己账号的名字和头像,对于自身财产安全和隐私的安全系数将更高。

提高生活效率。在没有数字支付之前,人们购物都是需要带上卡或者是现金,经常需要存取操作,非常麻烦。有了扫码支付之后,虽然基本上不用带钱包出门,但是扫码之后还要输入密码,并且手机没电或者没有信号的时候,就无法完成支付。而“刷脸”支付就避免了以上问题,方便程度提高了很多。此外,在商场等人较多的购物场所,支持“刷脸”支付的无现金支付通道还能避免排队,节省时间,提高人们的生活效率。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280 715 8082   备案号:闽ICP备19027007号-6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