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资项目,加之很多银行贷款具有政策性金融属性,偏重社会效益而轻于盈利。这使得银行存贷利差大幅收窄,直接迫使其将贷款投到收益较高且风险较低部门
由于房地产主要是系统性风险,即对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风险,其本身风险反而较低,在风险上是具有“负外部性”的部门,所以银行倾向于将贷款投向房地产部门以应对利差收窄,从而改善其盈利指标。
来自Wind的统计数据或许能够说明这一点。2019年3月至20203月,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分别由10.9%降至4.7%、11.2%将至9.4%、8.8%将至-1.2%。与众不同的是农村商业银行,净利润有0.3%提升至1.9%。
在此之外,银行业经营范围扩展、金融业逐步放开,但是监管政策难以及时跟进也是原因之一。郭宏宇表示,这些违规案例往往发生在所谓的“灰色地带”,比如此前中国银保监会提到的“贷款挪用”“代销违反房地产融资政策及规定的信托”等问题,这些操作只能在金融业逐步放开的监管环境下才容易发生。
这些看法得到多位受访银行人士认可,同时也有银行研究机构人士表示,中小银行更倾向于发放房贷,因为中小银行受制于地域限制,客群主要是中小微企业,但小微企业违规风险较高,对比来看房贷算得上是比较优质资产。
该银行研究机构人士强调,现在大银行对于涉“房”业务监管更严格一些,但部分地方分行和中小银行对于收益的偏好大于风险,所以仍然在铤而走险。
至于今年上半年特别是临近年中,为何通报的银行违规案例如此频繁?郭宏宇认为,这与今年上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按照以往经验,增发货币很多被挪用到房地产领域,推动经济泡沫化。因此,对银行资金流向房地产领域的问题监管部门会从速从严处理。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逐步稳定,楼市开启了升温序幕,银行等金融机构乱象也有所抬头。
特别是深圳等地,不断被爆出“一房难求”“千万豪宅秒光”“百万喝茶费”等消息,以及部分买房者借道房地产押经营贷款 “曲线”炒房,使得低息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这直接引发监管的重视,4月23日,五部门联合通报深圳房抵经营贷调查情况,并就银行合规开展信贷业务提出针对性监管要求。
两个月后的6月23日,中国银保监会还印发了《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强调对流动性贷款、并购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等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开发的监管问题。
到了7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再次发出预警。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