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近些年来,美国、日本、荷兰等欧美国家对中国半导体技术的出口管制让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非常困难。不过从长远看来,他们的这种管制措施必将会加速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速度。回顾以往,我国半导体产业领域除了资金投入不足之外,中国设备制造商所取得的进展一直都很有限,主要还是由于技术方面要远远低于外国同行。
除此之外,国际设备制造商向来都是比较依赖拥有深厚而广泛的一级供应商网络,这些供应商有着更强的开发能力,比如asml公司与上千家供应商开发了euv系统,能够有效的去完成各种子系统的研发,比如爱德华兹真空系统和蔡司反射镜等等,不过中国并没有类似的一级生态系统,尤其是在半导体设备方面更加缺乏一些关键任务技术。
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已经陷入到了恶性循环的状态,规模小阻碍了对他们投资的实际意义,而且也让他们缺少吸引供应商的能力,反过来说就是让整个技术都落后于全球领先者,从而失去相应的竞争力。所以这种技术落后,导致国产芯片的制造商对国产设备的采用率更低。因为这样做会导致运营成本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随之而来的就是实际运营经验缺乏也加剧了开发新设备的难度。
专业人士分析,美国半导体设备领域对中国围堵遏制,或许能够打破中国设备产业的恶性循环,从而进入到良性循环中,这种转变甚至将会早于出口管制的解除。2022年中国设备厂商的营收增长速度要比全球竞争对手高出了27个点,这样的数据就已经表明,全球半导体企业从中国市场撤出之后,本地的供应商开始介入行业取代他们,出口禁令实施之后,这样的限制变得更加凸显。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财经网.复制必究 联系QQ 备案号: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信息均转载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